凭借中国足坛需要“三低”主帅的东风,扬科维奇脱颖而出之后,国家男足不出所料地又双叒叕开始海外拉练、海参随行了。这次先去海口报到,目标地新西兰,3月1日至27日,跟以往惯例一样,封闭集训又是长达一个月。
\n\n\n在拥有男足最新世界排名第80、亚洲排名第11,以及女足最新世界排名第15,亚洲排名第4的中国足坛中,长期充斥着这样一种意识与言论,诸如:XX世界杯、XX奥运会已临近,留给中国足球的时间已经不多了;我们在准备XX世界杯、XX奥运会的起跑线上已经落后了;咱们的十一人首发主力阵容必须尽快敲定、尽快磨合了;没准这一届就很可能有戏了……
\n这种理念也清晰地反应出中国足球管理阶层根深蒂固的价值标准,只有保证中国男足在奥运会、世界杯上出成绩才是搞中国足球的王道,其它的神马都是浮云。因此,国内职业联赛的一切都可以为国足封训、拉练让路,升降级居然可以取消的,赛程是可以随意切割、随意停摆的,俱乐部集训是可以被牺牲的,像沙特那样签约C罗是必须缴纳调节费的,国脚们用于调节身心疲惫的休假是可以被随意中止的……
\n\n在这样的逻辑思维主导下,每年必然就会循环出现以下剧本:
\n先对符合XX大赛年龄要求的球员开展全国筛选,把挑选出来的精英名单交给上任的主帅。既然花了巨资请了真神坐阵,又怎么能每月只打一两场热身赛,必须安排若干期封闭训练或者海外拉练,刚开始的一两周最好先安排军训。
\n接下来就会发现,球员因伤、因事请假,俱乐部不愿意放人。因为拉练时间太长,而且跟俱乐部集训时间冲突,自然得不到支持。这时,足协就会派人来做俱乐部工作,再给予诸如豁免U23球员上场要求等一系列承诺。俱乐部通常也会给点面子,除了留下一两名队里的绝对主力,其余球员最终都会去国字号报到。
\n\n长此以往,国字号主帅就会发现,自己最想要的球员来不了,每次参与训练的都是在俱乐部里没有竞争力的。久而久之,“打的不练,练的不打”就这样产生了。还有另一种现象,就是平时练的也上场打了,表现却饱受质疑,然而始终获得主帅力挺,进而被称为主帅嫡系。因为他们参加集训最多,也最了解主帅的战术理念。
\n对于这样的剧本,大家心里都有谱。特别是那些看了几十年中国足球的球迷,肯定比刚转行来搞足球的专职人士要更有分寸。
\n\n曾在国内执教多年的银狐里皮,早在2012年就已经对中国式集训表示震惊并质疑道,从没遇到过集训一个月的情况,其实就是一个星期的事。如果备战世界杯,难不成还要集训六个月吗!
\n曾在法甲巴黎圣日耳曼女足坐稳主力,在欧冠和法甲打进8球、送出10助攻的王霜也透露过,国家队每次动辄长达一个月的集训,无法让欧洲球员理解,自己也根本无法向大巴黎开口请假,解约成了必然结果。
\n我们一方面宣扬鼓励球员放弃国内高薪走出去,另一方面又通过反传统、不科学的集训圈养,变相迫使海外球员放弃留洋机会倒回来。球员失去了世界高水平的舞台,失去了与先进理念接轨、学习、成长的空间,自然也无法反哺国字号,实现整体实力的提升。对于球员与球队都是双输!
\n\n对于中国球员来说,也许踢球水平不高,但需要承受的精神压力特别大。尤其是那些主力国脚,哪怕只要为个人多考虑一点,注定就要承受超乎想象的舆论压力,具体例子参见王飞。
\n相比之下,在欧美足球发达国家的惯例是这样的:赛季结束后,球员需要身心调整;赛季开始前,球员需要体能储备。这些都属于俱乐部的职能范围。国家队训练方式必须要以联赛间歇期的飞行集训为主。但在我国,特色与国情才是主导思想,外来和尚入乡不随俗,也早晚玩不转,具体例子参见里皮、米卢。
\n\n球迷都在戏说,中国足球跟足球就不是同一项运动。的确,搞足球不难,难的是搞中国足球;搞中国足球可能也不难,难的是搞中国人情足球;搞中国人情足球可能也不难,难的是要把中国人情足球搞进世界杯。严格遵循规律办事不难,难的是放弃近水流台的利益与特权!
\n无知、顽固、不悔…错误的起步,输球的轮回,一切都是再熟悉不过了。我们依然在等待,等待过去三十年宿命论被打破的一天,等待自92年足球改革起早该带来的春天。
\n最后附打油诗一首:
\n国足比赛全民盼,
\n结果一输全民弹。
\n米卢银狐阿里汉,
\n输完泰国输越南。
\n规划总结又一番,
\n不缺装备不缺款。
\n山转水转球不转,
\n地寒天寒心更寒!
\n